《优秀管理者的自我修炼与团队管理技能训练》
课程背景: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既要完成公司与上级交给的目标与任务,还要找准自身的定位,通过自我的改变与成长,成为员工的正面能量的来源和激发者,使所管理的员工快乐、服从、有效地执行任务完成工作。在此当中,如何打造高效的执行文化?让团队的气氛积极正面,愉悦健康,管理者的自我修炼至关重要!
负面的事件和想法往上走,正面消息和想法往下推,管理者通常也是企业里的夹心饼干:既要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又要承接从上而来的任务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管理者如何可以有效地调整心态自我成长,通过做好自已言传身教地影响员工,树立正面的榜样,在繁杂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双面胶的作用,帮助上级更好地贯彻执行工作。
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身体力行,管理者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下属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低、团队向心力的强弱、目标执行是否到位,其根源并不在于管理者“管人”能力的高低,而在于管理者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情商!
而当今90后一代新型员工涌入企业班组,他们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新思维和新观念正在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者们如何应对90后员工的挑战?
作为优秀的管理者,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计划制定者、组织者、资源协调者和过程控制者,更应该成为下属员工的导师和教练,不仅仅让班组只作为员工的工作场所,更应该成为有所依,有所仰的精神居所!
让员工感受到在班组的工作不仅仅是满意其物质需求,更能满足其情感需求,精神需求,把下属的心留住,凝聚在一起,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管理者,打造出有责任感、付出、快乐、高效执行的团队文化。
《优秀管理者的自我修炼与团队管理技能训练》课程目标: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 明确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与定位;
3. 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感恩的心态,加强对公司的忠诚度;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明确的目标感,与公司目标达成一致;
4. 加强管理者的执行意识,掌握高效执行的能力,打造执行力强的团队文化;
5. 培养管理者的情商,提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6. 加强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顺畅的沟通效果;
7. 了解“90后”的特征与心理需求,形成对“90后”人群的管理风格,拉近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增加管理者对员工情绪的辅导能力,掌握有效的方法,消除员工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包袱;
8. 掌握激励辅导技能,让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互相承,让管理工作更得心应手;
9. 提升领导力,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和表现给予合适的指导与支持
10. 通过统一管理者的管理思维、价值观,从而影响团队成员,让一群来自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人能围绕同一个目标向前迈进。
11. 建立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点,创造高效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授课形式:体验+互动+视频+小组分享+案例+理论授课
结合心理行为学、管理学内容与培训导师丰富管理咨询及经营管理经验,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加强管理者的内在情商训练和外在管理核心技能训练,全面提升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学以致用!
授课时数:3-4天 6小时/天
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单元:优秀管理者的角色与定位
u 探索管理者的角色与定位:我如何看待我自己?我如何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团队?
一、 了解自己:
1. 我现有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价值观能帮助我走多远?
2. 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3. 我要给我的团队带来什么?
4. 我要给我的家庭带来什么?
二、 了解下属:
1. 我的下属他们需要些什么?
2. 他们遇到些什么困惑?
3. 他们的压力来源是什么?
4. 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帮助下属解除他们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
5. 工具:领导者的《自画像》
第二单元: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及素质能力?
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一、 智:智慧。
1、 提升智慧需要学习,有学习力方有竞争力
2、 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解读
3、 有效学习的6个层次
4、 案例:巴菲特与查理芒格的学习力
二、 信:有信心,讲信义,方能无信不立
1、 领导与信义
a) 孔子谈民无信不立
b) 商殃变法与信用
2、 信心是成功的根基
c) 《圣经》与信、望、爱
d) 韩信能忍跨下之辱
e) 以色列的信心之道
三、 勇:勇敢有担当,勇敢的心方能激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1、 积极主动
2、 勇于改变
3、 勇于负责
4、 案例:范仲淹的不为良医便为良相
四、 严:严格 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成员,赏罚分明方能提升团队绩效
1、 严于律己
2、 严于律己的三个层次
3、 案例分析
4、 严格管理,纪律分明
五、 仁:仁爱、感恩,创造温暖人心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视企业为家。
1、 感恩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1. 感恩与团队氛围的关系
2. 案例分享
3. 建立感恩文化
4. 感恩的练习
第二单元:优秀管理者的情商(EQ)修炼
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情商来消除企业内部对员工绩效产出产生的可能的消极人为因素,进而提高管理技能和效能,同时帮助管理者更好的把握员工的心理资本、激发员工的潜能,以达到员工稳定、持续高绩效产出的管理目标。
1、 高情商管理者的自我省察与情绪调控
a)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b) 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看法、反应、决策的?
c) 我们如何不仅不让负面情绪伤害无辜,更能通过有效舒解促进自身的压力适应能力?
d) 我们如何选择情绪,选择反应方式,选择结果?
2、 高情商管理者的逆境商数
高情商管理者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会以怎样的心态与方式帮助自己及他人顺利渡过难关?
3、 高情商管理者的下属管理情商
a) 分析“90后”的成长特征
b) 分析“90后”心理特征
c) 分析“90后”心理需求与职场需求
d) 管理者应对“90后”员工的情商管理
e) 人与人之间(同事、上下属、家庭成员、朋友)是如何进行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关系的核心在哪里?
f) 管理者团队管理角色决定了其必须的开放、创新、责任以及服务下属的心态。让每一位管理者都能意识到,能为别人提供服务,是我们的福气!以支持别人,帮助别人为自己的工作乐趣,通过快乐地付出,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更好的达成工作上的协调和同步,进而带动团队的积极效应。
第三单元:优秀管理者的管理技能之:领导力提升
一、关于领导力
1、 什么是领导?针对领导和下属,主管应具备的领导管理风格?
2、 观念:员工离开公司,更多是离开上司,离开上司多因管理风格有关
3、 测试:你的领导力天性
二、你是哪一种领导风格?
1、 上级与下属的四种风格类型
2、 主管相对应的四种领导管理风格
3、 案例研讨:不同的领导力天性的的特质以及影响策略
三、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如何成长全能领导力?
1、 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下属员工?
1) 喜欢与你唱对台戏
2) 性格孤僻型、忧郁内向型、性情暴躁型等
2、 讨论:如何管理好80、90后员工
3、 案例:美国谷歌如何营造高效的工作氛围
4、 讨论:如何提升领导力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5、 激励员工的八项行为策略
第四单元:优秀管理者之的管理技能之:沟通能力提升
一、 提升沟通能力
1、 有效的沟通技巧
1) 常见的工作沟通问题
2) 有效沟通的要点
3) 积极倾听的技巧
4) 反馈的技巧
5) 如何与上司进行沟通
6) 如何与同事进行沟通
7) 高效沟通,实现说服(欣赏影片)
二、 如何与不同风格的人打交道?
1) 测试:四种典型的人际风格,你是哪一种?
2) 研讨:各种风格的特点和沟通关键
3) 方法:应对各种风格的策略
4) 练习:如何快速识别他人的人际风格并作相应的沟通模式调整?
三、 沟通中的YES/NO法则运用
5) 通过体验互动项目,体验理解与尊重的快乐,放松心情,调整好心态,学会欣赏与赞美别人,这是沟通者有效沟通应具备的心态;
6) 聆听:聆听是优秀管理者必备的技能,重要的是,能听出弦外之音;
7) 表达:肯定与激励;
8) 如何有艺术地批评?
四、 换位思考,合作共赢
思考:领导喜欢怎样的下属?下属爱戴怎样的主管?
双赢游戏:红黑大战
针对游戏结果学员讨论与总结
第五单元:优秀管理者的团队管理技能之:激励与辅导
1、 如何有效地激励班组团队:
u 优秀的管理者要能成为员工的教练与导师。他们需要懂得激励,让员工更好的达成目标;他们需要懂得如何辅导,让员工更快更好的达成目标,并在过程中成长。
u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事情、不同对象、不同文化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激励员工?
u 激励有哪些方式与工具?
u 案例:美国UPS公司的员工激励方式
2、 管理者如何有效辅导员工?
u 企业或部门内有哪些员工辅导不合格现象?
u 辅导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u 有哪些层面?
u 辅导的来源有哪些?
u 场合有哪些?
u 辅导成效不佳有哪些可能原因?
第六单元:优秀班组长的团队管理技能之:执行意识与执行能力
企业基层班组长是企业完成战略有效资源的紧密合作者,企业基层执行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的落地。基层员工及班组长对执行力的正确理解、班组长如何掌握提升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是提升基层执行力的有力保障。
1、 树立正确工作态度,认识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的关系。
2、 深刻理解执行的意义与执行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3、 掌握工作中的困难点应该如何克服,成长点应如何把握。充分认识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4、 使学员学会把握执行的核心要素,形成健康的执行心态,科学利用执行工具,有效扮演执行角色。
第七单元: 课程回顾与总结
1. 知识与回顾;
2. 提问与解答。
3. 特别说明:上述课程内容为通常版本。在确定授课前,老师会提前与相关人员做进一步沟通。通过训前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实施和内容。